本报记者赵觉坤
一度从2万美元跌至3200美元的比特币,近日迎来“小牛市”,价格迅速反弹至5000美元左右。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给虚拟货币“挖矿(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生产过程)”这个行业泼了一盆冷水:中国国家发改委准备将“挖矿”列为“淘汰行业”。
本月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将虚拟货币“挖矿”列为450多项应淘汰的活动之一。根据文件,淘汰类主要是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这是中国中央政府首次公开宣布对比特币挖矿的限制性政策。
彭博9日称,中国曾拥有全球约70%的比特币“矿”和90%的交易,但2017年9月,中国政府发布文件正式禁止初始代币发售(ICO)和比特币交易。但《纽约时报》表示,根据不同的估计,全球40%到70%的比特币挖矿力量仍在中国。
比特币市场分析师常乐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对国内“挖矿”产业链是利空的。常乐分析认为,国家发改委的淘汰建议将使矿机的研发周期变长,随着能源成本的逐步提高,在国内开采将越来越困难。《纽约时报》援引btc中国前高管赵的话说,一些生产商可能会学会在没有补贴或电力折扣的情况下生存,主要变化是采矿成本将增加。
中国国家发改委此举也让台湾省的相关产业感到寒意。台湾省联合新闻网10日称,这是“对虚拟货币市场的沉重打击”,对台湾省相关产业也有很大影响。
根据该报告,中国大陆是虚拟货币开采的指数市场。由于国家发改委要淘汰矿产业,意味着未来市场将更加低迷,大量用于虚拟货币挖矿的ASIC也将快速萎缩,这对台湾省创电子、世芯电子等相关企业不利。
一位比特币投资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普通挖矿参与者最看重的是电费成本。2017年在北欧和俄罗斯已经开始布局一批矿山,近期要搬迁的矿山不多。“因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马上就要迎来丰收季了,这些地方依靠廉价水电的矿山至少还要坚持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