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集成应用在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区块链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Xi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充分显示了区块链科技蕴含的巨大潜力。据统计,仅2019年11月,全国就有36项区块链政策出台。截至目前,已有30个裕盛城市发布了区块链扶持政策,30多所高校开设了区块链相关课程,成立了数百个区块链基金和6000多个科技与产业联盟。基于此,有必要对区块链进行全面理性的认识,探索形成系统合理的管理机制,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自主创新,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智能合约、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形成的组合创新技术。核心机制是一种新的计算范式和合作模式,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下,利用数学原理代替第三方低成本创造信用。作为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它具有开放、防篡改、匿名、去中心化和可追溯的特点,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信任机制和许多行业的应用场景和运营规则,可以极大地拓展人类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它被认为是能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从应用角度看,区块链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信任和一致行动。其应用已从数字货币扩展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大大提高了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以“可编程社会”为特征的“区块链3.0”雏形开始显现。
作为一种将对原有社会秩序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区块链的广泛应用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作为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本身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理论上,区块链的高安全性依赖于许多难以同时被攻击的非中心节点。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节点的安全防护水平参差不齐,攻击者可以利用网络拓扑,仅用少量资源就能成功实施小规模攻击。此外,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区块链底层依赖的哈希函数、公钥加密算法、数字签名等技术也将受到威胁。其次,系统级区块链安全评估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区块链结构复杂,其共识算法、激励机制、智能契约等关键环节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评估。目前还缺乏检测系统漏洞的代码评估机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传统网络安全技术并不完全适用。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监管模式。传统的监管模式是集中和反匿名的,但区块链是这种模式的一次革命。面对日益发展的隐私保护技术,监管技术也应与时俱进。
虽然我国探索出了一条重应用、强监管的“无币区块链”发展模式,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仍需更加系统地考虑,稳步推进。一是要加强区块链知识的宣传普及,组织专业力量,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不断提升各领域、各行业对区块链科技的认知水平,建立各方共赢的良性互动模式。二是立法规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提高管理水平。在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加强技术防范体系的研究和建设,如探索开发区块链平台应用的检测、分析和预警技术,加强国内计算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国外计算能力分布的检测等。三是加强自主创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加快区块链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水平,探索联盟链、私有链等“多中心”运营模式。
多方合力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区块链产业的赛道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成为人才和资本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区块链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由于中国起步较晚,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方面积累较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在区块链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区块链专利申请量虽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大多处于审查阶段,授权专利数量相对较少,且多为实用新型和边缘专利。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协调才能有效推进。然而,由于节点规模、性能和容错、跨链互联、缺乏统一标准以及链上线下数据一致性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在中国金融领域的应用仍处于试点测试的初级阶段,各种应用模式仍在不断演进,缺乏典型的创新应用。此外,随着另一轮“区块链热”的兴起,我们应注意防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能对传统商业运营模式造成的冲击。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需要推动政府、产业链参与者和技术提供者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构建区块链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其中,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充分重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避免各种新兴技术的“孤岛式”发展。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寻求最大公约数,避免重复扶持和建设,提高集约效应;另一方面在发展思路上寻求最小公倍数,产生融合效应,共同开启智能时代。在标准制定方面,全方位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区块链行业的长期规范发展,也是各国争夺的重点领域。中国仍需加强研究,尽快为区块链争取标准制定权。在行业应用方面,要深入开展“区块链”行动,深化各领域场景应用,按照基础设施三大板块(区块链服务网络、区块链、服务平台等)进行合理布局。),行业应用和综合服务,加强重点行业平台型企业的培育,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良性发展。但与此同时,应加强科学规划,避免一哄而起。
灵活运用区块链提高社会治理数据的可信度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经四中全会审议通过
比如,深圳率先推出区块链电子发票;最高人民法院已经规定,区块链可以作为电子数据认证的手段;北京市公安局已经开始使用区块链管理临时车辆号牌;利用区块链作为时间戳信息的分布式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解决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问题,也成为当前探索的重要场景。这些都是区块链赋能国家治理的生动立体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动需求。因此,加快区块链健康发展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
如果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优化管理机制和支持创新发展,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技术本身并不是万能的。新技术的不当应用或失控,不仅会给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作用,还会导致社会畸形在技术的误导下逐渐改变,给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带来深刻挑战。例如,目前传统的集中监管模式难以适应区块链固有的技术需求。此外,区块链的应用也对新技术的运用和熟练程度以及行政思想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块链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应用,还需要转变观念,提升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革命性新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机遇和有力支撑。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积极部署,努力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使其真正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无穷好处。
(作者叶莉是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