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超宇宙已经火了一年多了。它目前的发展趋势如何?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现在的超宇宙的整个发展趋势和四个轨迹的变化,分析了目前的混乱和未来的趋势,推荐想了解超宇宙的群体阅读。
你还在关注2022年的元宇宙吗?
超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已经快一年了。它的上市被视为引爆元宇宙概念的起点。一是巨头和资本涌入市场。国外科技公司脸书更名为Meta(元宇宙的前缀),将元宇宙的知名度推向了一个高点。
但是在2022年,关于超宇宙的新消息却是喜忧参半。
2月,脸书发布了更名后的首份财报和新季度展望,由于用户增长停滞和营收超预期,股价暴跌26%。其专注于元宇宙、研究VR/AR技术和产品的部门,运营亏损101.93亿美元,被直接指责为“脸书在元宇宙的巨额亏损”。
同样是在2月份,备受追捧的Roblox也出现了从神坛跌落的迹象。它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亏损扩大。用户增速不及预期,财报公布当天股价下跌26.51%。
另一方面,国内外科技巨头的新动作给了一些人信心。1月,微软宣布以现金方式收购全球三大传统游戏厂商之一的动视暴雪,交易金额为687亿美元。微软首席执行官塞特亚纳德拉表示,这是微软迈向超宇宙的一步。
2月,腾讯被曝将推出新业务XR(扩展现实),目前已开始内部招聘,即内部跨部门转岗,从硬件设备切入,持续布局元宇宙。
巨头还在陆续进来。元概念驱动宇宙到底是风口还是泡沫,还需要交给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理念确实激励了很多行业的从业者去探索相关领域或深入或跨行业的融合,尤其是以NFT和虚拟人为代表,实现了突飞猛进。
这些探索呢?2022年的超宇宙还香吗?《超宇宙之火》深度精选后,讨论最多的四个赛道,虚拟人、社交、游戏、VR/AR,分别与行业资深从业者和相关投资人聊天。
第一和第四大赛道怎么样?以2021年3月10日Roblox上市为起点。一年过去了,四大赛道动作频频。
一般来说,虚拟人和社交赛道大多是中小型公司,而VR/AR和游戏赛道更受巨头青睐。从融资频率来看,根据天眼查数据,今年游戏融资最多,其次是社交社区和VR/AR赛道,超过150起。其中,自2021年底以来,C端企业融资有所增加。在“落地”方面,虚拟人和社交产品时有推出,但尚未见到VR/AR和游戏的新产品。
先看虚拟人赛道。2021年下半年以来,虚拟人密集涌现,如的“刘”和芒果TV推出的虚拟主持人“尧尧”和“小阳”,加入华为云的第一个虚拟数字人云升,百度打造的国内银行第一个虚拟员工。
虚拟人“泛滥”,但聚焦虚拟人赛道的融资事件并不多。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从2021年1月到2021年2月,虚拟人赛道的融资案例只有32起。其中,头部公司被竞聘,打造虚拟偶像“玲玲”的余孽文化,半年内完成三次融资。
这和虚拟人赛道入门门槛低,但技术突破难度大有关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尝试这项业务的大多是跨行业的公司,可以单独开设一个部门进行探索,也可以与外包公司合作。北京黄油猫文化CEO老穆介绍,it ta
在社交赛道上,目前吸引眼球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捏脸”功能上,打造用户的3D虚拟形象。比如最近很火的社交APP gel,在用户捏脸的服饰和动画上下足了功夫。正在字节跳动测试的“派对岛”APP也采用了“3D虚拟形象社交”的形式。腾讯的老牌社交产品QQ推出了超级QQ秀,也可以让用户DIY自己的脸型、五官、服饰。
很多产品已经启动,但真正实现突破的很少。以凝胶为例。一个社交赛道的创业者说,gel把3D仿真技术应用到社交中,其实产品模型只做了一点点。“没有实现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社交”。
在虚拟人和社交的轨道上入门并不难,所以短时间内可以不断有新产品出现。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技术突破和创意,这些产品也后劲不足,在一段时间内引起关注,很快归于沉寂。
凝胶APP来源/微博
游戏和VR/AR赛道,由于R&D周期长,投资成本高,国内鲜有新项目引人关注,两条赛道的热度也在分化。
最早抛出元宇宙概念的Roblox,带火了沙盒游戏,所有游戏工厂和工厂都在打造类似Roblox的产品。例如,游戏公司莉莉斯正在开发UGC创作平台达芬奇,昆仑万伟的子公司Opera也在海外推出了类似的产品。相关产品的投融资也一度腾飞。
但从盈利能力来看,成立于2004年的Roblox一直处于高增长高亏损的状态。202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未能达到分析师的预期。其股价去年上涨了130%,但今年已经下跌了29%。一位游戏行业的分析师告诉深冉,“沙盒游戏在中国从来都不火。Roblox在腾讯的加入和两波元宇宙的概念下,已经热了两次。现在,这个话题在中国的热度明显下降,不如以前了。”
一位放弃从游戏赛道切入元宇宙的创业者对深冉说,据他观察,现有游戏模式下产品的关注度在下降。“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底层技术,尤其是未来可以浸淫的设备和发动机技术。”但在监管的影响下,通过游戏切入元宇宙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VR/AR,可以说这是国内外巨头最看重的赛道。在国内,腾讯加了XR,字节跳动买了Pico,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了国外巨头的动作。微软、苹果、索尼、脸书、微软等。继续布局VR/AR业务,其中微软和苹果更重视AR布局,脸书和索尼更重视VR业务。国内外巨头都在从下一代互联网硬件切入元宇宙。
VR/AR赛道融资的热情也持续高涨。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国内VR/AR赛道融资案例多达215起,仅9月份就有29起。有报道称,面向C端的VR/AR企业受到更多关注,消费级AR/VR硬件设备竞相出现,涵盖娱乐、教育、医疗、交通等诸多应用。
但资本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一位尝试将VR与社交相结合的创业者告诉深冉,在与投资人沟通时,他们明显感觉到自己看好这个方向,但又想急于得到结果,这给他们的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匆忙之乱:盲目融合,缺乏创新。虽然需要时间去摸索,但是很多创业者为了争夺热度,抢先发布产品,都在和时间赛跑。
有的尽量缩短制作时间,不追求技术。
老穆介绍,做一个具备基本素质的虚拟人需要三个月,很多公司开始琢磨如何在一个月内完成。这种需求多到他都麻木了。“(作为虚拟人)具有艺术创作的要素。从他脑子里的一个想法变成一个模型,是无法加速的。比如你给油漆工加很多钱,他们还是需要时间去画。”这样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行业公司试水,他发现对虚拟人的整体要求在降低。低素质的虚拟人在短视频平台上泛滥,一些账号僵硬地用虚拟人的形象代替了真实的面孔,做起了虚拟人博主的运营。这种粗制滥造的虚拟人正在伤害这个行业。
火凤凰资本联合创始人陈悦天告诉深冉,现在虚拟人使用的产品主要是图片和视频,和人们想象中的虚拟人相差甚远。\”大多数虚拟人公司都是图形渲染工作室.\”
虚拟产业蓬勃发展,浮躁仍在继续。与揉脸相关的游戏和社交平台也有虚火的倾向。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
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说,gel就像是3D头像社交应用ZEPETO和实时定位应用Zenly的结合体。社交投资人陈茜茜也表示,gel的功能和很多社交软件差不多,只是捏脸的画风不同,“没有太多新意”。
这类社交产品强调揉面功能,具备了元宇宙所要求的线上空间和场景感,但背后的瓶颈也很明显。老穆提到,好的内容是可以传承下去的。揉面是新鲜的,但它只有传播的属性。用户参与揉脸,但不会天天玩这张脸,很快就会厌倦。“10多年前有一个可以捏脸的QQ秀,但是人家不是天天玩的。”这也是为什么捏脸游戏,这个专注捏脸的社交平台,在一段时间内爆红,又迅速沉寂的原因。
资料来源/《失控玩家》
有的是盲目合并。
随着超宇宙产业的发展,很多人把瓶颈归结于技术。陈表示,技术只是实现应用和为用户创造不同体验的手段。她坦言,技术层面很难讲,因为我们还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产品,什么内容,交互场景,实现方式。
专注AR的科技公司亮风台的首席运营官唐荣兴提到,有公司找到他们,希望将VR/AR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比如爆炸火的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探索创新。
但在融合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虽然迁移到了新的终端,但不一定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和密室团队交流的时候,他经常会有一种怀疑。对方提出的要求有意义吗?“比如戴VR眼镜确实有讲解和提示,但是大家都在一个密室里,到处都是黑的。戴笨重的眼镜不方便。真的有必要应用它们吗?”
更重要的是,很多产品在商业模式上还没有考虑清楚。
以门槛最低、相对容易实现的虚拟人为例。陈悦天说,一个真正腾飞的行业,首先要有实用的产品,其次要有相对顺畅的生产线,第三要有明确的商业化,最后要能控制ROI的扩大,才能成功。在他看来,虚拟人产业还没有一个完成。“被关注不代表行业真的起飞了”。
虚拟人还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像刘、阿喜、玲玲这种前期投入大,真正能通过品牌背书盈利的,业内虚拟人屈指可数。据老穆观察,虚拟人的IP,综艺,变现周期长,带货直播是更接近变现的一种方式,但真正能发货的虚拟人还是很少的。
不盈利不影响进入者的积极性。老穆说,很多人都有试一试的心态,“因为没输多少。”他预测,随着虚拟人制作技术门槛的降低,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乱象短期内不会停止。
综合来看,陈表示,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属于超宇宙公司,是否能做出成绩,要看它是否利用新技术给用户的社交、游戏等方面带来新的体验。“市面上讨论的很多超空间产品都是没有场景,不落地的。需求可以在当前完成
3.2022年的超宇宙还能继续火吗?说到元宇宙,“时间”是业内人士提到最多的词。“技术,不要高估两三年的变化,也不要低估十年的变化。”唐荣兴反复强调这句话。
综合来看,游戏、VR/AR、虚拟人、社交四大赛道依然是关注的重点,但这需要从业者的耐心,期望值要及时下调。
以VR/AR赛道为例。良泰专注于B端服务,唐荣兴也不止一次表示愿意将产品和设备投入消费者使用。不过,他也强调,目前的产品“需要时间来形成类似手机的东西。”有些探索还没有结果。“是产业链还需要发展的问题,不是单一产品的问题”。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创业者需要静下心来研究技术,做出更加务实的选择。
唐荣兴表示,目前VR/AR硬件不足,软件不足,内容不足。相比之下,在更为刚需的企业级应用场景中,人们基于工作等需求的接受度很高。在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VR/AR产品已经得到应用。例如,VR已经被应用于帮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这也是他们现在更专注于B端服务的原因。
另一方面,资本也对技术和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关注。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表示,将继续专注于元宇宙所需的技术元素,如光学技术、图形和人工智能。这是一个一直被关注的领域,但急需技术突破。
以虚拟人为例。王晟去年关注了一系列公司,但明显感觉不太理想。“2022年,我希望找到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比如创造超现实的数字人,可以更多、更快、更好、更便宜、做得更快”。国内外巨头对VR/AR、AI技术的布局也是一大例证。
在VR/AR方面,王晟表示,在2022年,他将更加关注项目的科研和工程方面的进展。“我们投的项目和以前的技术路径有很大不同,但这种颠覆式的创新是有相当风险的,所以我们要等待结果。”尽管如此,他还是更期待技术上的突破,不希望看到创业者在国内复制一个Oculus(脸书的VR头戴设备),但做出来的质量远不如Oculus。
目前,超宇宙仍处于混沌探索期。唐荣兴打了个比方。早年直播刚出现的时候,行业都在探索。直播更合适的技术方式是什么?“你”的尝试激发了“我”的探索。2016年千播大战爆发,2020年带货直播全面流行。“其实背后有一波尝试。”
宇宙需要耐心,粉丝却等不及。一位投资人告诉申冉,有企业让她推荐元宇宙公司项目。“中小企业不需要特别优秀。他们想收购,并利用这种方式拉高股价,筹集融资”。
最近有一个与超宇宙相关的科技新概念Web 3.0火了。在这个新概念中,信息被用户发布、保留、不可追踪、永不泄露,具有明确的权威功能。随着数字货币、NFT和元宇宙概念的流行,它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
但是,它面临的问题和加密货币类似。高度依赖区块链技术,监管风险大。马斯克公开表示,Web 3.0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现在的提倡者都是为了钱和炒作。但是,这并不影响资本的推进。不止一个投资人提到,他正在密切关注Web 3.0项目,尽管他知道项目背后的风险。有业内人士感叹,这还是和当前互联网行业缺乏新标准有关。
元产品往往是“火只持续三天”。“首先,我们缺乏想象力,其次,我们缺乏务实精神,”陈茜茜说。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陈为化名。
作者:李,编辑:微信官方账号:深燃
本文由@深燃原创发布。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