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障碍是信任问题。我们身边有很多叫做“第三方”和“中心”的东西。他们存在的目的是试图解决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之间的信任问题。
尤其是价值的传递。如果没有国家这样的“中心”给予货币“信任”,人们只能回到以物易物的时代。为此,每个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来铸造货币,并确保它可以被人民所信任。否则,它只是一张废纸。
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信用和信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信任离不开国家的信用中心。直到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人类社会有货币存在以来,价值的存储和传递才第一次可以不再依赖信用中心。
那么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的价值存储和传输的?
区块链技术的最早原型出现在1991年,它被一群研究人员用来给数字文档加时间戳,以防止它们被篡改。
然而,从那以后,这项技术没有发挥任何其他作用。直到2009年,一个名叫“中本聪”的人利用区块链技术发明了数字加密货币3354比特币。十多年过去了,比特币仍然是区块链最成功的应用。
让我们以一个小岛为例。岛上有1000户人家,岛主单独记账,所以岛主就成了必须取得全岛居民信任的中心。这个中心一旦出问题,全岛的账都会出问题。后来,他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机制,每次记账时,他们都会填写1000张相同的账单,并发送到每个居民的家中。同时,这张账单还包含了之前账单信息的代码,这样所有账单就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了。一旦账单被修改,对应的编码会发生变化,所以后续的账单不会被连接。而且因为每家每户都有一样的账单,你只篡改自己的账单或者数量有限的账单,眼尖的群众通过比对很容易发现。
每一个这样的法案是一个块。积木像链条一样按时间顺序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区块链。
每个块包含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哈希值和前一个块的哈希值。对应于票据内容、票据代码和上例中上一张票据的代码。原始块称为“创建块”,它没有先前的块。
就像指纹一样,哈希值是块的唯一标识。一旦创建了一个块,它的散列值是唯一确定的。如果一个块被修改了一点点,它的哈希值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后面的块必须做相应的修改,相当于重新创建,生成一个新的哈希值,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块被修改。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区块链采用了一种称为“工作负载证明”的技术来减缓新数据块的创建。在区块链中,完成工作负载证明并生成一个新块大约需要10分钟,这使得篡改区块链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区块链还采用一种机制来确保安全,即权力下放。就像刚才说的那个岛,账本不再是岛主一个人管理,而是每家每户都有一样的账本。与集中式网络相比,区块链采用分散式点对点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加入这个网络。当每个人被添加到这个网络中时,他将获得整个区块链的副本,这增加了一个节点来验证区块链是否被篡改。
当有人创建一个新块时,它会自动发送给网络中的每个人。超过50%的人验证区块内容正确后,允许每个人同时在区块链中添加这个新区块,否则将被拒绝。这个过程叫做共识。以一个小岛为例。一个岛民做了一笔交易,出了一张账单,需要同时分发给全岛每一户。半数以上的岛民在确认账单无误后,被允许将其绑定在全岛1000名岛民的账本上。
以上内容其实包括了区块链的几项核心技术: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和共识机制。此外,智能合约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智能合同是存储在区块链中的程序,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自动执行。
如今,区块链技术已被用于存储病历、创建数字公证、追溯商品来源等。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升级。每一个个体都是价值的创造者,所创造的价值都能被准确记录,并得到相应的回报。人类正在真正走向独立和平等。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未来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分布式社会。一切都与数据自由匹配,没有一个中心化的大脑或权力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