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表示,各国监管部门在促进或限制比特币发展的问题上分裂成不同阵营,这反映出各国对虚拟货币所蕴含的机遇和风险有着不同的评估。虽然监管政策不同,但在监管部门看来,借助虚拟交易平台开展的“炒币”活动纯属投机行为,聚集了较高的金融风险。要在监管上实现全球协调,共同打击非法加密货币交易和犯罪行为。
最近,中国对虚拟货币采取高压态度。先是禁止初始代币发行(ICO),然后宣布全面禁止比特币交易渠道。1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第三期ICO相关风险提示,《关于防范境外ICO与“虚拟货币”交易风险的提示》,呼吁投资者认清境外ICO及“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不参与或组织任何涉及ICO及“虚拟货币”交易的活动。虽然中国禁止比特币交易,但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新加坡,都允许比特币交易。如何防范虚拟货币的风险,谁来监管加密货币,如何监管,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
国际比特币监管政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随着比特币和各种ico的持续火爆,比特币市值持续飙升,2017年底达到1900亿美元,超过网飞、摩根士丹利、高盛、迪士尼、通用电气等上市公司市值。但与此同时,比特币在全球不同市场受到不同对待:韩国和德国的监管部门采取了严格审慎的措施,防止比特币成为非法交易工具;美国和日本采取既监管又鼓励的政策,比特币更广泛地进入了两国的交易市场;突尼斯、塞内加尔等国发行了基于加密货币技术的数字货币;波兰等国也在积极尝试发展本国的加密货币。
1月29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合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及香港投资者教育中心,呼吁市民关注加密货币及ICO的潜在投资风险。日前,德国财政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eier)和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merre)在巴黎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在今年的阿根廷G-20峰会上共同推动比特币的全球监管,并将警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被非法集团使用。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格里赖斯(Gerry Rice)也在1月中旬表示,有必要加强国际监管机构之间的讨论与合作:“当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时,风险就会累积,尤其是当市场参与者借钱购买时。人们意识到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措施非常重要。”
受多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加密货币监管的政策影响,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月29日下午5点30分,比特币现货价格下跌4.34%,至11311.20美元。然而,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期货交易中,2月交割的比特币期货价格上涨260美元,收于11225美元,涨幅为2.37%。与此同时,以太坊价格下跌5.08%,至1182.44美元;Ripple下跌3.77%,至1.33美元;Bitcon Cash下跌5.00%,报1658.61美元;莱特币下跌6.14%,至181.55美元。
相比中国和欧洲国家严格的比特币监管措施,美国、日本等国的态度更为开放。
据记者了解,美国首批比特币期货于2017年12月初开始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所以在美国,比特币期货允许交易者押注比特币的涨跌,类似于石油和黄金期货的操作。在日本,也鼓励比特币广泛进入资本市场参与交易。去年年底,继2017年9月首批批准11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后,日本金融厅再次批准4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允许交易所在日本合法经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业务。此外,根据2017年4月1日生效的日本《资金结算法》,比特币被认为是合法的支付方式。
业内专家表示,各国监管部门在促进或限制比特币发展的问题上分裂成不同阵营,这反映出各国对虚拟货币所蕴含的机遇和风险有着不同的评估。
记者了解到,美国作为世界上金融体系发达、金融市场相对自由的国家,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相对灵活、有弹性。美国政府希望在鼓励创新和保护金融和国家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尤其希望将交易平台上进行的公共交易纳入监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曲强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日本之所以发展比特币交易,是因为日本将比特币视为一种金融创新和实验,通过比特币探索虚拟货币的未来应用和监管。
但也有分析认为,从表面上看,这些虚拟货币交易的大多是发达国家,但绝不是因为他们更宽容,更愿意接受新事物,而是因为这些国家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它们都是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是全球资产转移的受益者。
比特币监管缺失的风险暗流涌动。
比特币,从一出道就自带光环,具有去中心化、相对匿名、难以追踪、安全等特点,但也成为了很多犯罪活动的帮凶。比如在美国买大麻,在荷兰买毒品,在黑市买军火.在灰色地带,比特币已经像硬通货一样存在,甚至成为敲诈攻击的最新犯罪工具。
记者了解到,使用比特币进行资产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渠道,即以本国货币买入比特币,在国外交易平台卖出,再以美元取出,几分钟即可完成资产转移。因此,全球最大的场外比特币交易平台LocalBitcoins.com在2012年成立时公开表示,平台的初衷是为货币转移提供稳定的媒介。
2013年10月,美国多家执法部门查封了一个利用比特币进行匿名非法交易的电子交易平台。其创始人兼运营商罗斯乌尔布里切特(Ross ulbricht)在短短两年内将该平台变成了网络世界最大的“黑市”,拥有近百万客户,总销售额高达12亿美元。在这个平台上,服务涵盖假护照、非法入侵系统和信息获取,所有交易都通过比特币支付完成。2017年5月12日,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爆发,包括中国在内,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政府部门的网络和电脑被“中枪”。
比特币狂热推动的庞大灰色市场越来越引起监管机构的关注。多国政府表示将扩大反洗钱监管范围,将比特币纳入其中。
国际社会需要加强政策协调。
虽然监管政策不同,但在监管部门看来,借助虚拟交易平台“炒钱”的活动纯属投机,对实体经济的好处不大,反而聚集了较高的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表示,ICO项目离开国外后,国内仍可能存在违规发行、项目不真实、欺诈等问题,挽回损失可能更加困难,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目前各国在出台加密货币的监管政策时都比较谨慎。一方面,他们担心扼杀相关技术发展;另一方面,担心财务风险。各国出台的政策也有紧有松,给比特币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加密货币的监管也需要全球协调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说。
面对各国出台的监管措施,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开始扮演“有本事你来抓我”的角色,在全球各国寻求生存空间。基于此,有分析认为,对比特币的监管很可能成为今年G 20峰会的新议题。
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merre)也多次表示,他将在G20峰会上提议讨论比特币的问题,所有成员国需要共同讨论管理比特币的监管问题。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近日也表示,将与G20合作,防止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成为匿名瑞士银行账户的数字等价物。业内专家建议,G20和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应加快制定相关原则和准则,为各国建立协调的监管政策提供案例和遵循。同时,在监管上实现全球协调,共同打击非法加密货币交易和犯罪行为。(记者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