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欧阳宏宇
“从长远来看,元宇宙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而是基于新数字文明理念的多产业、多业态融合的终极产物。”1月13日,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端在重庆举行的元宇宙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峰会上表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元宇宙与具体应用场景和细分行业的融合还需要时间。比如涉及的主体,市场化的行业还是有其边界约束的。
2022年,是元宇宙政策红利的大年。相关部委和北京、上海、厦门、成都等城市都出台了特殊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互联网科技公司持续增加宇宙赛道数量,标志着该领域作为各种前沿技术支撑的数字经济高级形态,在打破传统行业边界、驱动业态融合创新方面已经不可逆转。
在陈端看来,虽然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产业把握元宇宙发展的内在规律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由于产业生态进化的内在规律、计算能力的瓶颈、软硬件协同、产业生态的成熟等因素,尚不具备独立开展元宇宙大规模产业化实践的基础条件。“选择一些商业模式已经贯穿的产业底盘,以轻赋能的方式介入,通过借力培育和孵化自己的产业生态,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陈端建议,在产业发展初期,整个板块规模有限,产业生态势能不足,产业要素耦合度不足。通过一些标杆性、示范性重大项目的势能吸引,聚合相关产业主体和产业要素,是有限资源在短时间内带来更多有效社会产出的现实路径。
“在产业发展初期,整体板块规模有限,产业生态势能不足,产业要素耦合度不足。通过一些标杆性、示范性重大项目的潜在吸引力,让有限的资源带来更有效的社会产出,是一条现实的路径。”在谈到实践路径时,陈端提到,每个城市潜在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设施不同,对元宇宙产业创新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单纯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容易陷入政策内卷化竞争。当本土产业生态不支持某些创新层面时,简单地拼出政策优惠,明确自身产业要素和市场空间,找到元宇宙中涉及的利基,很难带来可持续的价值输出,从而更好地发扬自身优势并付诸实践。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纳,将会有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