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李正毅)“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动能转换期,需要充分发挥TFP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通过数字化转型为ICT产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1月6日,在由中国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信通媒、通信世界传媒承办的“2023ICT产业趋势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这样表示。
“2022年这个不平凡的年份,ICT行业可谓负重前行。”展望2023,在发展环境不明朗、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背景下,吴提出了十点期望:
预期:5G将演进到5G高级
何泉表示,移动通信已经进入5G时代。从应用、性能、技术等方面来看,5G相比前几代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扩展,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开创了移动通信的新时代。作为5G后续阶段的增强演进,5G-Advanced致力于提升个人实时交互体验,增强蜂窝物联网能力,不断探索上行超宽带、实时宽带交互、感知定位等新场景。低碳基站将取得可喜进展。其研究方向将集中在:网络智能、行业网络融合、家庭网络融合、世界网络融合、AR/VR融合、用户平面增强、确定性通信能力增强、网络切片能力增强、通感融合增强和组播广播增强。
期待2: 5G推动星地融合
目前移动通信很难低成本覆盖边疆、应急、海洋。而利用手机直接连接卫星(同步轨道、低轨道、北斗),可以实现救援短信的单向发送。低轨卫星的出现,为小型终端直接接入提供了可能,但卫星开销时间短,需要数百到数万颗卫星组成一个星座。基于此,何认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与地面移动通信5G网络融合。然而,星地一体化仍然面临挑战。比如终端和卫星的往返时延大,小区半径几百公里,中心和边缘的终端之间传输时延相差很大。何泉建议,星地网络协同设计可以促进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
期待三:6G的研究从视觉开始。
随着5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6G正在进入概念形成和技术储备的关键时期。未来,6G将实现人与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能连接,实现多个空间的深度融合。在何看来,6G的发展没有必要一味求“快”。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覆盖5G达不到的地方,把很多当前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哪些技术有望成为6G研究的关键?对此,何何权认为物理层技术增强(超大规模MIMO、全双工)、新物理维度(智能超面、全息、轨道角动量)、新频谱技术(太赫兹、可见光)、融合技术(通感、通信AI)、网络技术(内生智能网络、分布式自治网络、确定性网络、计算力感知网络、星地一体化网络)
期待:5G工业互联网搭建数实融合平台
对于中小企业使用公有云,何认为可以通过5G在工业互联网上搭建一个企业云的平台。5G核心网的用户面可以为一组用户组成5G局域网用户组,可以实现二层分组的转发,缩短转发距离。相对来说,WiFi覆盖更好,业务隔离更好。
期望:IPv6提高互联网的能力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IPv6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跨越拐点的关键阶段。何泉指出,IPv6给了中国一个起步不晚于发达国家的机会,而且由于中国原本使用私有地址,所以更注重IPv6的可编程空间,而不是地址数量。因此,中国在IETF标准化组织中率先倡导并积极开发IPv6新功能。现在,IETF关于IPv6新功能的文稿有60%是由中国提交的。中国在开发和创新IPv6系统和产品方面的努力为全球IPv6标准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待:云网络融合和计算网络协作,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云网协同和计算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范围的计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实施“东西计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高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区域数据交互能力,强化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加强计算力统筹规划和智能调度。何泉表示,从国家的要求,从业务和应用发展的角度来看,云网和计算网的融合是一个很自然的选择。云融合和计算网络共同打造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不仅夯实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也为ICT产业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场所。
期待:抓住摩尔定律的机会。
何泉认为,芯片技术的进步伴随着对开放统一的跨架构编程模型的需求。基于标准的统一软件栈,不同厂商的CPU、GPU、XPU、FPGA、AI加速器等底层硬件能力被各种高性能库统一描述和封装。允许直接用行业标准编程语言对这些硬件能力进行编程,统一代码维护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同时,得益于芯片技术的进步,5G的高带宽、低时延也将得到发挥。
期待:AI自动生成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内容。
鉴于人工智能的前景,吴以OpenAI为例。AI研究公司OpenAI成立于2015年,股东包括马斯克、PayPal和微软。Open于2020年开发了GPT-3语言模型(拥有1750亿个参数),基于GPT-3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于2022年12月1日开放测试。因其高质量的内容回答,迅速走红,五天用户过百万,挑战传统搜索引擎。
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产内容)作为基于大规模数据训练的大模型,将颠覆现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十分之一的成本、百倍的生产速度实现具有独特价值和独立视角的内容创作。AIGC不仅用于内容生成,它的新思想和方法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
九:WEB3.0支持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关联。
1.0是PC互联网;2.0是移动互联网;Web3.0是价值互联网。它是在区块链的基础上,利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等工具去中心化的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形式。通过确权,用户在互联网上创作的作品成为数字馆藏(NFT——非同质化通行证,即数字权利证书),从而实现平台与用户的利益共享。何泉指出,Web3.0可以应用于博客、游戏和数字馆藏,实现数字资产和实物资产的连接,催生数字馆藏创作市场和相应的工作岗位。
期待:超宇宙要尽快从炒作变成实用主义。
元宇宙是指人类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被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并能与现实世界互动。狭义的元宇宙是一种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空间
何泉指出,超宇宙的前景尚不明朗。目前主要面向消费类应用(沉浸式旅行、高体验游戏、感官交互等。),以及行业应用(数字创意设计、开发平台、虚拟办公空间等。)以后可以进行。元宇宙虽然充满想象,但R&D成本高,R&D周期长,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短期内很难看到回报。但是,超宇宙应该尽快从炒作变成实用主义。虚拟世界是网络空间的生态,但它并不代表互联网的未来。
资料来源:Guangming.com